巩固退耕成果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哈哈体育·(haha)官方网站
中国绿色时报12月9日报道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之美誉。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省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青海本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青海省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至目前,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967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实现了从毁林、毁草开荒到退耕还林的历史性转变,改变了过去“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局面,取得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巨大综合效益,对促进工程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百万退耕农民的大力拥护和支持。
2007年,国家调整退耕还林政策,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巩固成果上来。对于一直重视巩固成果的青海省来说,今后还将加大力度,全面落实成果巩固工作。立足区域优势,壮大后续产业发展,提高退耕农户收入。
青海省将按照“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建基地、增资源、树龙头、促产业,壮大后续产业发展,提高退耕农户收入。在西宁市、海东地区依托沙棘资源优势,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按照《青海省中国沙棘生态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等要求,结合青海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总体规划,利用中央成果专项资金和省财政补助资金,建设沙棘基地85万亩。培育发展清华博众、康普德等公司作为辐射带动面广的沙棘产业龙头企业,把沙棘产业做大做强。在海西柴达木盆地,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重点发展枸杞产业,建设枸杞基地10万亩,进行枸杞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带动周边退耕农户发展枸杞产业,提高经济收入增长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在气候条件较好的黄河谷地,采取政府引导、大户带动、退耕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大力种植薄皮核桃、花椒等特色经济树种,使林业逐步发展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抓好阶段验收工作,保证工程建设成效。
通过全面阶段验收、年度州(地、市)复查和县自查,掌握需要补植补造、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的具体地块和面积,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做好补植补造、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努力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不折不扣地把钱粮补助兑现给农户。
各级林业部门,特别是县级林业部门认真抓自查,完善建档立卡,及时提供兑现资料;省财政和金融部门根据林业部门提供的兑现资料抓好钱粮补助发放工作。按照“张榜公布、三榜定案”的要求,在县、乡、村三级公布兑现合格面积和兑现数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创新机制,注重实效,切实提高荒山荒地造林质量。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各种社会主体投身荒山荒地造林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方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的生态修复功能,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效。科学选择树种,配置最佳治理模式。大力总结推广成功的治理模式,提高工程建设成效。完善制度,狠抓落实,提高退耕还林管护抚育成效。
进一步完善禁牧政策,使禁牧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青海省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
虽然通过近10年的大规模治理使局部生态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青海省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改变青海省的生态面貌,需要山、水、田、林、草、沙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在国家投入巨资加强保护和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耕地的治理。青海省将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将300万亩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继续实施?1250万亩的周边荒山荒地治理,从根本上治理青海省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本文关键词:哈哈体育·(haha)官方网站,哈哈体育,haha体育登录
本文来源:哈哈体育·(haha)官方网站-www.eastbay-realtor.com